年底车市存不确定性,部分新能源品牌悄悄跟着特斯拉降价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年底能源部分新势力尾款减免属实,车市存小鹏最高减2万元,确定悄悄问界减8000元。性部
11月18日晚上,分新上海闵行一热门商圈人潮汹涌,品牌入口甚至需要排队验码才能进入,拉降而位于入口处的年底能源华为店内的新车却鲜有人驻足观看。
“有现车,车市存问界M5如今尾款可直降8000元。确定悄悄”华为店内的性部问界销售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另外,分新原先选配外观颜色、品牌内饰颜色、拉降HUD、年底能源20寸轮毂各要加收6000元,而现在全部限时免费,这部分综合下来又优惠了2.4万元。
随着10月24日特斯拉打响降价的第一枪后,问界被认为是第一家跟随的新能源品牌。当时有消息称,问界品牌旗下M5及M7车型均已开始降价促销,付尾款时可直接减免8000元,但华为方面回应称,这是对部分现车车型购买用户统一赠送价值8000元的保险。
不只是问界,小鹏汽车也曾否认了“降价”的说法,但在记者的实际走访中,小鹏的G3i、P5、P7车型尾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免,其中G3i和P7最高可减2万元,P5多个版本均可减免1.4万元。另外,部分库存车辆还有特别优惠。
年底本来是汽车销量旺季,但记者走访的多家新能源品牌门店过程中发现,车辆降价、现车销售、权益补贴、催促下定等情况普遍存在。
部分新势力降价促销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被各种降价信息充斥着。
除上述所提问界和小鹏外,11月16日,零跑也紧急调整了C01全车系的C端促销政策。除了原有的1万元的选装包优惠,零跑C01车型新增了1万元的“上牌返现劵”。该活动将延续到本月底。这是零跑在11月第二次调整优惠政策。从11月1日到11月13日,零跑曾推出了“C11减12000元,T03减3000元”的活动。
另外,有消息称,蔚来SUV(ES7除外)现车也出现了降价,其中ES6运动、EC6运动APP价格直降1.8万元现金,这两款车型的性能版则是直降3万元现金,ES8全系车型APP价格直降3.4万元现金。
向来被视为业内风向标的特斯拉则是在10月24日率先在6连涨后宣布降价,国产Model3和Model Y此次降价幅度在1.4万~3.7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下调至28.89万元,重新回归到30万元以下的售价。随后,特斯拉又在11月8日宣布推出保险方面的让利政策。11月8日至11月30日,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的车主,可享受8000元的保险补贴;12月份车主则可享受4000元的保险补贴。
这和此前新能源汽车价格普涨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之一的碳酸锂价格持续创新高,突破了60万元/吨,而且年底正值新能源汽车销售旺季,再叠加“国补”即将退坡的档口,按理来说此时新能源汽车不应该降价,但为何不少车企选择“降价促销”?
这和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降温直接相关。据乘联会数据,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5.6万辆,环比下降了9%。近几个月来,新能源车增速在持续放缓,今年6月~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41.4%、123.7%、103.9%、94.9%、87%。
小鹏上海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此前小鹏销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产量大于销量的情况导致了现车的增多,现车降价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也可以帮助小鹏年底冲销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小鹏今年已连续4个月出现销量环比下滑,尤其10月份,小鹏汽车交付量仅5101辆,同比下滑49.7%,环比下滑39.8%。不止小鹏,零跑10月交付量也仅7026辆,环比下降了36.4%,已经连续2个月出现环比下降。
另外一个导致这些车企降价的因素是订单储备量的下滑。全国汽车消费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近几个月的终端情况来看,部分新能源车企的进店量和订单储备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而对于按订单生产的新能源车企而言,订单储备量就是生死线。
记者了解到,即使是在今年8月宣称拥有50万订单的比亚迪,上海地区部分车型也开始有了现车,如宋Plus DM-i。不过,相比造车新势力,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自主新能源品牌价格仍较为坚挺,如比亚迪、长安深蓝。
至于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今年年末不仅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新能源车降价潮,反而有可能出现一轮涨价潮,因为明年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出,车企降价之后,若届时再提价,反而会处于被动位置,不利于销售的开展。
不过,崔东树也提到,目前虽然主流市场销售较好,但是新势力品牌的商超店正面临着商场客流下降的挑战,在销量方面大幅承压。他表示,这些品牌需要及时采取集客和促销措施,会推出小型优惠活动,但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价行为。
需求提前释放
长度约18公里的中春路是上海汽车经销商聚集地之一。仅在中春路和北松公路的交叉路口,就有吉利、长安、五菱宝骏、一汽奔腾等多家销售店。
11月19日下午两点,一汽奔腾店里门可罗雀,吉利、长安等主流品牌也只有一两批客户同时在店。吉利直营店的王俊(化名)刚吃完午饭,在此之前他才完成上午的客户接待工作,下午几乎闲下来了。
“现在本就属于购车旺季,所以生意只能说‘还好’,跟去年年底肯定没法比。”王俊向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年底店内会迎来一波购车热潮,主要是一些务工人员买车回家过年,今年这些购车人群少了。
以往每年从“金九银十”开始,特别是最后一个季度,车市一般都会进入持续升温的阶段。不过,今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期间需求释放、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很多购车需求提前得到了释放。全国车市“金九银十”均成色不足。乘联会表示,前期积压的消费能量在6、7、8月释放完成,形成6~8月的平稳走势,9~10月市场低于预期。
“金九银十”低于预期,不少车企将目光放到了11月、12月。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预计11月和12月会迎来一波消费高峰,全年汽车产销量突破2700万辆问题不大。”
不过,乘联会方面指出,由于近期各地疫情反弹,经销商闭店的比例在上升,市场展厅流量和订单情况出现较大影响,年底汽车消费需求释放出现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1~13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9.1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1%,较上月同期下降8%。
对于明年中国汽车市场,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预计,销量有望达到2800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365万辆,同比下滑2%,商用车销量为435万辆,同比增长26.4%。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约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1%。
(责任编辑:休闲)
-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幕!“中国味”超浓,多家A股公司参与!超400亿“大生意”也开启 概念股躁动|观赛指南
- ·4月车市下滑超四成:供应链风险逐渐缓解,消费信心有待加强
- ·韦东奕和潘周聃,当学霸成为全民偶像
- ·有赞一季度收益3.63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扩大76.6%
- ·2023年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十大券商亮出最新策略
- ·苹果宣布iPod停产后,256/128GB版iPod touch迅速售罄,只剩32GB版
- ·安永:注册制改革下并购重组市场出现一定程度“跷跷板”现象
- ·排污压力大!“有色一哥”紫金矿业17亿入主环保公司,值得吗?
- ·俞敏洪称新东方的管理会议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是野外徒步 二是喝顿大酒
- ·无锡梁溪祭出最高千万人才购房补贴,二孩家庭不限购+补贴总价3%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去年涨价“材料之王”今年以来大跌:六氟磷酸锂报价最低已跌破30万 行业景气逆变?
-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算力需求猛增 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
- ·国际油价一夜暴跌超6%:中国1至4月原油进口数据出炉,沙特逆势下调油价
- ·招行薪福通4.0: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另类答卷
- ·国务院: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 ·美团获南向资金净买入18.46亿港元
- ·一线经纪人和装修工云敲锣 贝壳成首家“双重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挂牌中概股
- ·美联储“鹰”声不断 多位官员重申:遏制通胀仍是首要任务
- ·扎哈罗娃回应立陶宛将俄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