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市场跟美联储对着干,量化基金却成最大受害者?!

市场跟美联储对着干,量化基金却成最大受害者?

时间:2025-07-08 15:25:35 来源:上慢下暴网 作者:探索 阅读:416次

金十数据

今年1月份,市场市场在反弹中密切关注美联储的跟美干量动态,甚至还跟美联储对着干,联储这令量化基金苦不堪言,对着大受这一基金类型还遭到48亿美元的化基害抛售……

由于2022年几乎所有最热门的市场趋势都在新的一年脱轨,华尔街量化投资策略的成最胜利果实可能被窃取。

投资者不顾美联储发出的市场鹰派信息,一直急于定价货币紧缩政策结束以及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软着陆。跟美干量这些预期提振了大型科技股,联储同时又抑制了基准股指的对着大受全面上涨。

而对于量化投资者来说,化基害这正是成最不利的环境,因为其策略往往受益于股票较大差异的市场表现,或者能够持续较久的跟美干量价格趋势。过去两年,联储随着通胀和借贷成本飙升终结了大型科技股的主导地位,量化投资者一直在享受着辉煌。

然而,根据外媒汇编的指数,目前一个典型的量化投资组合已经连续四周亏损,这是自2019年以来最糟糕的一次,而衡量另类风险溢价(跨资产类别因素)的指标正处于自2020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这都要归因于一个善变的市场,它总是随着美联储主席的讲话而上蹿下跳。比如今天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鸽派言论就引发了一轮反弹,随后当他变得更加鹰派时,趋势又发生了逆转。

与此同时,追踪期货交易价格趋势的CTA(期货顾问)在过去几个月里毫无进展,尽管去年它们获得了至少自2000年以来最好的年度业绩。

早期证据表明,风险偏好的转变正在影响投资者对量化策略的偏好。作为量化策略中的一种,使用Smart-beta策略的股票ETF在1月份流出约48亿美元,这是至少四年来最大的月度流出。与此同时,一只模仿CTA的基金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资金抛售,而在2022年,CTA还是最受欢迎的ETF之一。

金融研究公司Finominal创始人Nicolas Rabener称:

“有很多门外汉,并不是所有做过投资的人都相信或理解这些策略的作用。”

虽然一些针对成长股的量化策略实际上可能在新环境下受益,但大多数策略在大型科技股表现较差时发展得更好。根据Finominal的数据,量化因子投资在2022年经历了10年来最好的一年,几乎所有投资策略都在赚钱,尽管大盘一直在下跌。

而大型科技股的潜在复苏对量化策略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作为其多空组合的一部分,其策略中实际上大多是在做空科技股。即使是不含做空因素的Smart-beta策略ETF中,基金也因为对科技股多头敞口不足而蒙受损失。

管理着约190亿(230亿美元)资产的Seven投资管理投资团队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减持价值股和小盘股的超额权重。Seven的副首席投资官Matthew Yeates称:

“感觉一切都比一年前更平衡了,包括债券、股票市场的估值,尤其是像科技股这样估值异常的股票。”

不过,谁也不能保证去年市场趋势的普遍逆转会持续下去。上周晚些时候,美国公布了好于预期的就业数据,这为美联储维持紧缩政策开了绿灯,并导致美国各大股指大幅下挫。

美债收益率上升、经济走弱或两者的结合可能使市场很快回到2022年的趋势。去年,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法国兴业银行追踪趋势的CTA指数飙升27%。iM DBi 管理期货策略ETF兜售一种易于获取的CTA策略,也令其资产从2022年初的6000万美元激增至去年10月份的约10亿美元,不过从去年11月起,这2大资产表现不佳。

Dynamic Beta Investments创始人、DBMF联席经理比尔(Andrew Beer)表示:

“现实是人们追求业绩。如果你想采用一种策略成功地配置管理期货,你不应该考虑过去三个月发生了什么,而应该考虑未来几年将会发生什么。”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票据“大法”25年后焕新 对市场影响几何
  • 刚刚,深圳放大招!多股直线拉涨停
  • 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 平均降价55%
  • 收评:沪锡涨近4%,焦炭涨超3%,生猪跌超4%
  • 营收增长、大幅减亏,但快手海外业务也很难讲出新故事
  • 金地遇绣峰:扛过资本严冬,稳健经营和坚守品质非常重要
  • 乌龙指?滴滴今日在OTC市场瞬间从4.9美元跌至0.87美元
  • 张盈华:灵活就业者如何养老?关于养老金三支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推荐内容
  • Manner咖啡将在香港开店
  • 远离野冰,别等悲剧发生才正视风险
  • 栗文忠:房地产“发动机”作用将更加突显
  • 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实现国际化 6个品种同步对外开放
  • 中信证券:维持快手-W买入评级 流量与商业化有望协同发展
  • 媒体:直接发钱才是鼓励生育的一道政策“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