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韩国首枚自主研发火箭发射成功,专家:韩国的努力值得赞赏!

韩国首枚自主研发火箭发射成功,专家:韩国的努力值得赞赏

时间:2025-07-07 22:50:25 来源:上慢下暴网 作者:热点 阅读:135次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韩联社6月21日报道称,韩国火箭韩国韩国首枚自主研发的首枚赏运载火箭世界号当天下午4时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在飞行约13分钟后,自主专将180公斤的发射主载荷PVSAT卫星、以及模拟载荷和四颗立方星送入高度700公里的成功预定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努得赞韩媒称,力值此举标志着韩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拥有自主发射卫星能力的韩国火箭韩国国家。航天技术专家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枚赏韩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自主专努力值得赞赏,但韩国的发射航天事业想要走的更远,仍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解决。成功

根据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公布的努得赞参数显示,世界号是力值一款三级结构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46.5米,韩国火箭韩国一子级并联4台75吨级KRE-75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采用1台75吨级KRE-075发动机,三子级是1台7吨级的KRE-007发动机,能将1.5吨重的载荷送入600-800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相比韩国此前购买俄罗斯技术组装的“罗老号”火箭100公斤的运载能力,这款韩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以说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但在此次发射成功之前,世界号的研发历程堪称曲折。2021年10月21日下午,世界号在进行首次入轨发射的尝试时,由于三子级发动机提前46秒关机,未能将1.5吨重的模拟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由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和外部专家组成的世界号发射调查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9日发布了对于首飞失败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导致世界号首飞失败的原因是火箭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火箭第三级液氧贮箱内部的氦气罐在巨大的浮力下脱离原位置并到处碰撞。在此过程中,储箱输气管变形受损,导致氦气泄漏,之后液氧贮箱也破裂,导致氧化剂泄漏。如此一来,对第三级发动机注入的氧化剂减少,火箭飞行后劲不足。调查委员会表示,在氦气罐固定装置设计过程中,航空宇宙研究院对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氦气罐受到的浮力变大估计不足。负责参与调查失利原因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副院长对外表示,后续将通过加强氦瓶固定和液氧贮箱结构来纠正这一问题。

而就在此次发射前,世界号还因液氧贮箱出现数据异常,以及遭遇大风天气,两度推迟发射。

韩联社21日报道称,在宣布发射任务取得成功的记者会上,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表示,“今天迎来了韩国科学技术领域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韩国的天空豁然开朗,科技取得了伟大进展。”

对于韩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看出,在上次发射失利以后,韩国花了很大力气解决了火箭三级的液氧贮箱压力失控问题。可以说韩国是举全国之力,动用国内上百家企业的力量,也花费了很多资金,最终达成了这一成就。“韩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努力值得赞赏,我们不应采取嘲笑的态度。”黄志澄称。

同时,黄志澄也指出,韩国的航天事业想要进一步发展,还是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解决。“客观而言,韩国此前将火箭技术发展寄希望于与俄罗斯的合作,俄罗斯也曾向韩国提供过火箭发动机技术,但所提供的并不是像RD170和RD180这样的高性能火箭发动机。世界号火箭一级现在采用自研KRE-75液氧煤油发动机,其基本上还是仿制俄罗斯的RD-151发动机。KRE-75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比冲不是很高,这限制了火箭的整体性能。”黄志澄介绍称。

根据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号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6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吨。黄志澄认为,这个运力显示,世界号火箭的整体性能应当优于发射我国首颗人造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但是低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水平。不过,目前我国这两型火箭均已退役。

此外,黄志澄还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一些民营航天公司研发的商业火箭型号运力也略优于世界号火箭,“例如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火箭和篮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运载能力都在世界号火箭之上。”

在韩国下一步的航天事业发展中,世界号仍将扮演重要角色。韩媒报道称,未来,世界号还将明确用于发射阿里郎系列侦察卫星,以及自行研制的月球探测器。而韩国也将航天领域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除了传统的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外,三星、韩华等大公司纷纷提出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计划,目的是打造韩国自己的卫星互联网。这些计划都对韩国自主研发运载火箭提出了强劲的需求。

黄志澄认为,韩国在半导体技术以及芯片技术上发展速度比较快,相较而言,其航天工业技术则较为落后,“韩国在半导体和芯片技术上的优势可能有利于韩国卫星产业的发展,但火箭发动机技术所需的工业基础不一样,在这方面韩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志澄称。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荣耀MagicOS细节体验比华为鸿蒙更深更透,赵明:成长和突破一定是打破既有的东西
  • YouTube计划推出流媒体视频在线商店服务
  • 昨日国家级气象站记录最高气温前十名中,7个来自重庆市
  • 理想汽车盘前跌超5% 二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 三季度营收指引不及预期
  • 汪小菲与大S隔空较劲,麻六记销量猛涨,他却突然退出?
  • 西安女子手机莫名出现多笔账单,竟是“小棉袄漏风了”
  • 当酒店开始“搞副业”,安缦集团布局奢侈品零售
  • 清北、浙大跻身全球学术50强,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
推荐内容
  • 世纪互联发布2022年Q2财报 净营收同比增长15.2%
  • 华润置地7月总合同销售金额280.5亿元 同比增加21.9%
  • 俞敏洪谈东方甄选:基于外部平台的商业模式有很强脆弱性,更关注其长远发展
  • 北京再添1宗预申请地块 丰台区大红门宅地起始价36.6亿
  • 吉林舒兰出台购房优惠政策 90平米以上每套补贴1万元
  • 央行小幅缩量续作4000亿元MLF 超预期“降息”有望带动本月LPR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