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杭州马某被抓?使用化名要避免误解、猜测!

杭州马某被抓?使用化名要避免误解、猜测

时间:2025-07-08 01:04:47 来源:上慢下暴网 作者:娱乐 阅读:335次

5月3日,杭州化名据某媒体客户端消息,马某4月25日,被抓避免杭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使用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误解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猜测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此案正在深入调查中。杭州化名

消息一出,马某众多媒体转载了这一新闻,被抓避免很多新闻资讯客户端,使用做了push。误解

杭州、猜测马某,杭州化名这些关键词,马某让很多人联想到了某马姓知名人士。被抓避免

但,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对此进行了辟谣——杭州市国家安全局抓的是“马某某”,不是“马某”。

此后、环球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等媒体、机构都使用了马某某的称呼。

马某和马某某截然不同。到底是机构发布信息时没考虑周全,还是媒体报道时改动成“马某”?应该搞清楚,避免下次出错。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马某”称呼引发对某知名人士的猜测,这是化名称呼使用不当引发的问题。

此前,传媒茶话会发布使用化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文章提到,使用化名应该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避免造成误解、猜测。

在新闻报道中,化名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大体分为两种情况:全部化名,比如马某某;和部分化名,用保留姓氏的方式,如马某X简单的称谓。

著名媒介法研究学者魏永征建议,使用化名时要以不可辨认为原则,避免被识别出真名,对当事人产生伤害、不利影响,或引发侵权纠纷。他建议,新闻报道中无法用真名,可以用姓氏加某、或ABC这种代号的形式,既可以保护当事人,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猜测。

比如,今早这则轰动的新闻中的报道对象可以称为马某某,或者马某X。

(传媒茶话会)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高盛:明年Q2美联储或将暂停加息 铜等大宗商品将获提振
  • 高校学生做核酸边排队边在地上演算公式,网友:被“卷”到了
  • 江苏实施卓越博士后计划,每年资助900名博士进站研究
  • 最新动态:俄撤销波罗的海三国驻俄多家领事机构工作许可 乌俄再次交换被扣押人员
  • 官宣跑路?盛大金禧涉嫌非法集资!“不让客户损失一分钱”的实控人已失联
  • 康华生物跌20% 华西证券中泰证券在其高位喊买入
  • 华为可折叠显示装置专利公布 可实现双向弯折
  • 浙江本轮疫情累计发生207起:平均每天4起,呈局部聚集性
推荐内容
  • 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
  • 日本央行行长:哪怕日元贬值,日本也必须继续“激进地”宽松
  • 华为可折叠显示装置专利公布 可实现双向弯折
  • 美媒:耶伦称,欧洲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全面禁令可能弊大于利
  • 从人工智能大会看“AI进村入厂”,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 上海地铁将在某日恢复运营?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