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日本团队新研究:陨石中首次发现核酸主要成分嘧啶碱基!

日本团队新研究:陨石中首次发现核酸主要成分嘧啶碱基

时间:2025-07-07 17:32:28 来源:上慢下暴网 作者:休闲 阅读:594次
小行星龙宫样本

陨石中嘧啶多样性的日本缺乏仍然是一个谜。来自日本的团队科学家们认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从“龙宫”小行星采集的新研样本,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贝努”采集的究陨基样本,为科学家了解地外有机分子的石中首次进化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4月26日晚间,发现分嘧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由日本北海道大学、核酸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主成一项研究。他们指出,啶碱对组成DNA和RNA来说必不可少《自然-通讯》的日本嘧啶碱基可能是由富碳陨石带来地球的。

碱基,团队作为核酸的新研结构成分之一,此前已在碳质球粒陨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中被检测到。究陨基DNA和RNA中有两种类型的石中首次碱基,即嘧啶和嘌呤。发现分嘧其中嘧啶包括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嘌呤包括鸟嘌呤、腺嘌呤。

研究团队称,包括碱基在内的一系列外源陨石有机物,可能在后期重轰炸期(又名“月球灾难”,约40亿年前-38亿年前)被运送到早期地球。这些有机物的涌入被认为在地球原始阶段的化学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截至目前,只有嘌呤碱基在陨石中发现过。北海道大学的大场康弘(Yasuhiro Oba)及其同事使用了专门针对碱基进行优化的小规模量化的先进分析技术,优化了碱基的小规模量化范围。他们分析了3颗富碳陨石:默奇森陨石、默里陨石和塔吉什湖陨石。

论文显示,除了此前在陨石中发现的嘌呤碱基,如鸟嘌呤和腺嘌呤,研究团队还首次检测到了各种嘧啶碱基,如胞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以及它们的异构体。这些化合物存在的浓度与模拟太阳系形成前条件的实验预测的差不多。

研究团队认为,这些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可能是在星际介质中经由光化学反应产生的,随后又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融入了小行星。这些化合物最终通过陨石抵达地球,而陨石碱基的多样性可以作为构建早期地球的DNA和RNA的模块。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612-x

作者:贺梨萍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北京2022“薪酬榜”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
  • 中汽协:5月汽车销量下滑12.6%,新能源车大涨111%
  • 中汽协: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增1.1倍
  • 6月13日银行早报:5月信贷、社融总量回暖结构待改善,监管严查公职人员以贷谋私,银行宣战代还乱象
  • 北方工大教授纪雪洪: 车市进入格局重构,智能化关乎生死存亡
  • 景区回应饲养员直播时用膝盖暴击猩猩脸部:饲养员被开除
  • 迈瑞医疗:公司在美国拥有自己的销售团队 直接从终端客户获取市场信息
  • 7连板!实控人近1亿股将被拍卖,华西能源能靠“超超临界”起死回生吗?
推荐内容
  • 保险“金选服务”怎么选?年轻客群不再关注险企知名度,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 保险还能补息?保险理财诈骗又出新套路,教你练就“火眼金睛”识陷阱
  • 知情人士称罗永浩AR创业已找到投资人:看中其“连续失败经验”
  • 北约秘书长:不急于在北约峰会上批准芬兰瑞典“入约”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
  • 强美元再次来袭!离岸人民币跌破6.77,日内贬值逾400点 在岸跌破6.75,为5月27日以来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