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金 | 海外:超预期通胀的连锁反应!

中金 | 海外:超预期通胀的连锁反应

时间:2025-07-08 02:57:28 来源:上慢下暴网 作者:热点 阅读:566次

Kevin策略研究 

超预期通胀的中金胀连锁反应

并不算完全意外的是,作为上周美国5月通胀超预期的海外一系列“后果”,周一全球市场出现了新一轮剧烈动荡。超预紧缩预期的期通升温推动美债利率和美元快速走高,10年美债跳升20bp至3.44%,连锁突破105为2002年以来新高,中金胀这进一步对资产尤其是海外没有现金流或者远端现金流资产造成了较大压力,例如美股市场标普500指数下跌3.9%,超预纳斯达克跌幅达4.7%;黄金大跌2.8%等,期通再度形成了仅美元强、连锁股债大宗黄金普跌的中金胀局面。

整体上看,海外这一局面与我们在周末发表的超预报告《更大的紧缩压力,更小的期通腾挪空间》中上调美债利率、下调美股点位、连锁同时关注出现类似于4月全球资产动荡的局面类似。结合最新的市场动态,我们更新点评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一、超预期通胀的连锁反应:更为陡峭的加息路径

引发全球市场再度动荡的源头,在于明显超预期的5月通胀数据,不仅改变的原有预期的回落路径而且主要分项基本全面走强,这在本已不足的腾挪空间下,促使美联储可能需要引导市场“相信”一个更为陡峭的加息路径,才能实现其控制通胀的政策目标。

上一次美联储引导市场预期向其加息路径靠拢,便是3~4月美债利率和美元急涨的阶段,也同样诱发了包括美股在内的资产价格的剧烈动荡,同样是以成长风格领跌,与当前如出一辙,与历史上实际利率紧缩走强而PMI下行阶段的表现也类似,其背后代表了市场担心美联储需要过快紧缩也会同时抑制增长,进而导致无法实现“软着陆”的担忧。只不过,随着预期计入的完成,美债利率从5月初高点3.2%有所回落后,主要资产也得以喘息。

然而,5月最新通胀导致的其中一个主要的“麻烦”便是美联储需要设置一个更高的紧缩目标,而市场也需要一个再度向这一目标“靠拢”的过程。我们从政策需要(实现控制通胀目的)与政策目标(加息目标)之间的差异入手,再对比当前路径(市场预期的路径)来估算需要修正的距离。参照3月美联储给出的预测的对应关系,我们预测的今年底6%以上的CPI同比,所对应的年底加息目标至少要提高到3%~3.5%左右,也就是比之前的2.5~2.75%高出50~75bp。

实际上,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经向此靠拢。CME利率期货隐含的年底加息水平为350~375bp,对应接下来每次会议都要至少加50bp,而7月加息幅度甚至要高达75bp。现货市场10年美债抬升32bp,1年和2年期国债抬升幅度接近70bp和54bp,使得2s10s再度临近倒挂。

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更大的紧缩压力,更小的腾挪空间》中上调了美债利率的目标点位。我们测算,10年美债中枢有可能需要从我们在4月初预期的2.9~3.2%上移至3.5%左右(对应通胀预期2.8~3%、实际利率0.5~0.7%),节奏上先上后下。当前直接利率已经逼近0.7%附近。接下来,将于周四公布的美联储6月FOMC会议决议尤为重要,市场将重点关注美联储如果引导市场预期,以及如果调整其加息路径(点阵图)和中性利率(此前3月份给出的为2.4%)。美联储或许在考虑6月直接加息75bp[1]。

二、美债利率急升的连锁反应:抑制估值;实际利率走高;利差倒挂;衰退担忧增加

市场需要重新向美联储更高的紧缩目标靠拢的过程会直接推升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的走高又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如,

1)抑制市场估值,尤其是成长风格。基于上述更新的利率中枢预期,我们在此前报告《更大的紧缩压力,更小的腾挪空间》中也相应下调了美股估值和点位的预期。我们预期美股估值的合理位置可能会相应降至14~14.5倍左右(比当前15.7倍低8~10%)。与此同时,更高的通胀和更紧的加息节奏与金融条件也会抑制需求和增长,因此我们预期未来美股盈利不排除仍有下调风险与空间,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增速可能从当前的10%降至5%左右(隐含从当前到年底的动态盈利变化幅度为5%左右),这样对应的标普500指数距当前有3~6%的空间。但悲观情形下,如果通胀路径因为油价等因素再度超预期,不排除会带来更大幅度的波动。

2)实际利率上行,叠加美元走强压制黄金。我们预期实际利率仍将是阶段性的利率上行主要动力,而实际融资成本的抬升将会对成长股以及没有现金流的黄金等资产带来较大压力。

3)美债曲线倒挂,进而可能引发市场的衰退担忧(目前2s10s已经再度逼近倒挂),不过我们此前在《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八问八答》)中已经分析过,2s10s利差因为短端的通胀预期过高已经有所失真。

4)美元走强和中美利差倒挂,不排除带来阶段性的资金和汇率压力、甚至约束政策空间(中美10年国债利率倒挂进一步加深至59bp)。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外部因素并非绝对主导、且当前内部的增长和政策环境与3~4月也明显不同,但外部紧缩压力的骤然抬升,依然可能难免会汇率、资金甚至政策空间产生一定约束,值得关注。

5)金融条件收紧、衰退担忧增加。与此前不同的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紧缩压力不断抬升带来的金融条件收紧,也会带来衰退担忧的增加和腾挪空间的减少。从本质上,这才是市场较为担心的问题,即在通胀、紧缩和增长的“不可能三角”中无法找到最优解。

一季度美股业绩尤其是一些龙头零售和科技公司指引不及预期已经引发了市场对于后续增长放缓的担忧,而金融条件的不断收紧、通胀处于高位也会加大增长的压力。我们预计接下来美股盈利不排除仍有下调空间,通常情绪调整情绪转负都会持续一到两个季度。

三、美联储是否需要以“牺牲”增长为代价来控制通胀?何时能有软着陆的可能?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美联储是否需要以“牺牲”增长为代价来控制通胀?又或者说在紧缩加码的过程中,增长多快滑向衰退?

金融条件的松紧(对应中性利率的概念,衡量融资成本超过投资回报率的程度)是一个关键切入点(《如何理解金融条件收紧的机制与影响》)。从历史上看,金融条件转正,美联储往往就不需要再度加息,2016年甚至1973~1974年都是如此,仅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例外,其背景是通胀再度失控,这既表示美联储想要“牺牲”增长来抑制通胀的意图、也自然就会对增长造成更大压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通过3m10s利差以及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250bp的经验阈值,按照当前的加息路径,金融条件收紧对于增长的压力可能在三季度达到阈值。

我们在下半年展望《2H22海外展望:从衰退担忧到软着陆可能?》中,提示海外市场三季度依然将处于紧绷状态,主要就考虑到美联储的紧缩“任务”还没有完成(将基准利率抬升到中性利率之上),同时通胀维持高位而增长下行压力显现。与此同时,我们在原有的通胀路径预测下,预计四季度不排除出现政策退坡的转机(例如9月FOMC加息降至25bp)。但目前看,不仅紧缩路径大概率要抬升、后续转机出现的时点可能也会被延后,结合逐步放缓的增长,都可能明年推迟并压缩我们预期的软着陆时间和空间(当前的市场预期预计加息降速至少要到12月)。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
  • 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等 中国人保财险宁波分公司被罚37万元
  • 教育部部长: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
  • 国家邮政局:隐私面单日均使用量达到1亿单左右 侦破189起窃贩寄递信息案
  • 乌龙!科恒股份误将21年半年报传成22年,董秘还提前“窗口期”减持
  • 猿辅导跨界做咖啡,第一家店开在北京王府井
  • 成本为王!宝马将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合作生产大圆柱电池
  • 水滴公司第二季度营收7亿元 同比下滑25.3%
推荐内容
  • 湘北米酒坊散装高粱酒被检出甜蜜素
  • 8月黑猫投诉电脑及配件领域红黑榜——罗技保修期内拒绝售后
  • 证监会核准欣旺达首次公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 太原市向恒大、富力等41家公司签发《督促开工通知书》
  • 上升11位丨东方雨虹上榜“2022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
  • 两名辽宁银保监系统官员被查,均曾担任营口监管分局局长